【转载】全都是新的 — Bit-Brick K1 RISC-V开发板

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比较少见的RISC-V开发板

来自Bit-BrickK1开发板


Bit-Brick这家公司,很多人不太熟悉啊,这是一家初创公司,Bit Brick名字取自成语抛砖引玉

寓意是通过简单的事情激发出更大的价值。Bit-Brick承诺将毫无保留的开放所有设计源文件,让爱好者了解设计的所有细节,享受开源的乐趣。


Bit-Brick是由一群不同职业的人,有大学教授,工程师,工业设计师等建立的。

他们有个共同爱好就是讨论开源技术,建立Bit-Brick就是希望通过他们制造的东西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从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时候,能够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,并更好的利用技术。

而我拿到的这个K1开发板,就是他们目前主推的产品,除了K1开发板之外,还有K1核心板
而我拿到的这个K1开发板,就是他们目前主推的产品,除了K1开发板之外,还有K1核心板
以及K1的集群板,可以安装4个K1核心板。

他们还给K1开发板,做了很多适配的配件,比如,NFC模块

GPS模块

4G通讯模块

Wi-Fi模块,LoRa通讯模块


甚至是目前刚开始火起来的星闪NearLink模块。各种通讯方式都齐全了。

还有触摸模块

ADC模块

加速度模块

温湿度和气压计模块

这些模块都可以安装到开发板的M.2接口上使用,不用接线,比较方便。

K1开发板的配置看着也还不错,它采用进迭时空的K1,有八个X60 RISC-V核心,提供50KDMIPS CPU算力。


单核CPU算力比ARM Cortex-**A55提升30%以上,同负载场景下功耗相较于ARM芯片降低20%,能效比相当不错。

是全球首款支持
RVA22** 标准和256bit RVV 1.0标准的RISC-V CPU

GPU采用IMG BXE-2-32@819MHz,支持OpenCL3.0/OpenGL ES 3.2/Vulkan1.3 3D图形引擎

进迭时空K1以CPU的形式提供了2TOPS原生AI算力,遵循通用****CPU程序开发方式


一个编程模型覆盖AI开发全过程,实现与主流AI推理框架的快速对接。

而且开放指令集和算子库

还有一个亮点是芯片和开发板都达到了**-40~85℃工业级标准**。这点相当不容易。

接口上,有一个HDMI1.4接口,一个USB2.0接口,一个USB3.0接口,一个千兆网口,一个5V Type-C电源接口。

一个4线MIPI CSI,一个4线MIPI DSI接口,一个USB2.0 OTG接口。40Pin排针接口。

3.5mm耳机麦克风接口。

电源按钮,升级按钮。

一个M.2 E-Key 2230接口。


背面有两个M.2 2280 NVMe固态硬盘接口,一个MicroSD卡槽。

每个元件都有丝印,方便我们对照原理图,也方便维修。

尺寸90x80mm。


系统上官方提供的是Bianbu OS,它是一款针对RISC-V架构深度优化,基于Ubuntu社区源代码构建的系统。

最新的Bianbu OS 2.0基于Ubuntu24.04源码构建,目前还在开发中。

还有OpenWRT以及Bianbu NAS可以尝试,Bianbu NAS是在Bianbu OS基础上集成了OpenMediaVault、Docker以及一些常用软件。


进迭时空也已经适配了OpenHarmony开源鸿蒙,但是目前还没看到系统包。估计还不是很完善。

配置上有两个版本,

4GB LPDDR4X版本售价399

8GB版本售价499

目前8GB版本还在预售中

需要注意的是其实进迭时空他们在自己淘宝店上直接上架了K1芯片,以及P1电源管理芯片。都是5个起售K1芯片,5个卖1187.5,这样算下来一个单价237.5


P1芯片5个卖120,一个24

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买芯片,不算要买5片的价格,买一套也得261.5

这样一看399,仅从成本上看就不算贵。

更何况,官方文档还算详细,各种资料也都提供,完全开源。


比8核心Cortex-A55还强30%的性能,2TOPS算力,我觉得都还可以。

唯一的问题是太新了

RISC-V项目2010年才启动。进迭时空,2021年11月才成立。

Bit-Brick那更是新,网站上写的是2025


新的指令集架构,新的芯片,新的开发板,这个开发板真的啥都是新的。

很多人喜欢各种更新系统,更新软件,我就喜欢啥都是新的。

但是在企业,工业这些领域,他们要的是稳定 ,积累,生态

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沉淀才行。

不过我觉得RISC-V目前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,2010年才开始发展的架构,能有这样的成就,已经值得骄傲了。

1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