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迭时空双周报-(20250113-0126)

一、版本发布

Bianbu Star V1.0.2

  • 系统启动速度优化;
  • 增加通过ESC按键进入grub界面;
  • 优化AI Fusion功能体验;
  • 解决MUSE PI概率性无法启动问题;
  • 修复若干系统Bug

Bianbu Computer S1 V1.0

1. 支持Grub2双系统启动

支持以下两种系统启动:

  • Bianbu Star为融合桌面系统版本;
  • Bianbu Ocean为基于Buildroot构建的Linux版本

2. Bianbu Star 为开发者和学习者,提供新特性

  • 预装VScodium、轻量级IDE-Zed,方便coding和markdown文档编写;
  • 集成ONNXRuntime、Ollama本地推理引擎;
  • 预置CV、ASR、LLM模型,AI开箱即用;
  • 集成AI FusionX应用,方便体验和预览本地AI应用实例;
  • vscodium和ollama 配合,通过本地大模型辅助编程;
  • 系统和浏览器优化,改善用户体验

3. 镜像下载地址:

https://archive.spacemit.com/image/k1/version/bianbu-computer/v1.0.1/

4. 配置要求:

  • 硬件支持:进迭时空MUSE系列产品,支持SD卡和板载EMMC/SSD烧录。
  • 配置资源要求(AI功能运行)
    存储: ≥ 32GB
    内存: ≥ 8GB

二、开发者相关

1.问题汇总

1.已解决问题

【问题1】 请问买的开发板安装bianbu os只能使用8gb硬盘,用fdisk扩容到128gb硬盘无法重启进入系统是什么问题啊?
【答疑1】你是用的SSD吗,不同的存储介质启动,需要把板上拨码开关拨动,拨动到对应的介质,麻烦您把拨动开关,最上面A1B1那,从默认的B1侧拨动至A1侧,这样启动顺序是TF CARD 、 SSD,拨动后,重新进行刷机烧录,再启动就可以从SSD进入系统了。

【问题2】如果需要从外部的ssd启动应该怎样设置啊
【答疑2】disk扩是先删再创,导致把原有rootfs文件系统卷标删除了。扩完需要用e2label /dev/xxxp6 rootfs重新加一个rootfs的卷标。或者用parted扩,不会删除卷标。分区名也需要重新加一下,类似这样 parted --script /dev/nvme0n1 name 6 rootfs。

【问题3】请问下muse pi会考虑支持preempt rt么?
【答疑3】已经支持。内核编译 | Bianbu | 进迭时空开发者社区

【问题4】万能的群,求问下怎么固定 bianbu desktop 这个的 mac,这样 dhcp ip 不会变
netplan 这俩默认的文件好像不生效。焊接短接这两个点后,cpu 串口没打印,启动到进系统时黑屏卡住了,等了 5min 还是黑的。去掉短接线后不再卡登录后黑屏了,重启两次后 mac 也不再变化,看起来短接是有效果的但代价是 cpu 串口没反应了,没有波形,可能是操作过程 esd 事件把管脚搞坏了。
【答疑4】关于milkv-jupiter 板子,dhcp ip地址不固定的问题。
原因: eeprom硬件上应该有写保护。
因为mac地址是存放在eeprom中的,uboot启动时会从eeprom中读mac地址。
如果读不到(mac地址不存在),会生成一个随机地址,写入到eeprom中。这样下次mac地址就固定了。由于eeprom写失败,导致每次uboot阶段都会生成随机地址。
解决方法:去掉eeprom上的硬件写保护电阻。确认eeprom写完了板子需要的全部信息,再贴上去。你们可以试下,看是否可以,有问题随时联系,谢谢!dhcp ip地址不固定的问题 eeprom写保护解除后,现在解决了吗?我们这边是去掉红框中的电阻,就可以写eeprom了

【问题5】香蕉派f3也支持新镜像的吧?
【答疑5】16G的emmc 不行,镜像大于16G了。用SSD或者SD卡

【问题6】请问下bianbu-24.04-desktop-k1-v2.0.4-release这个镜像刷机的时候报的这个错应该怎么解决呢
【答疑6】工具提示刷机包非法,你下载的刷机包里面是否有刷机配置文件fastboot.yaml?

【问题7】现在的CLOUD 是不是可以自己UP 自制的镜像吗?
【答疑7】支持用户自定义镜像已经在开发计划里面,等年后会上线。

【问题8】问一下,线上模拟的那个系统,有nas版本的吗?有人知道nas是怎样的吗,cloud目前不支持bianbu nas。
【答疑8】简介 | Bianbu | 进迭时空开发者社区

【问题9】K1的pcie是什么规格?
【答疑9】可以访问开发者社区的智能助理。

【问题10】k1能完整支持吗?荔枝派那款。不需要sata,我跑软交换,现在主要是网口不够,k1会有官方核心板吗?不要把phy做到板子上那种?口够就行,有没有谁有便宜的tsn交换方案?要做1G千兆的多网口。觉得openwrt没有针对risc-v优化,应该跑不过你们家的系统吧。
【答疑10】可以试试我们提供出来的openwrt的镜像,打上实时的补丁,做下快速验证;可以在musepi、bpi-f3、荔枝pi、milkv都是可以的。

【问题11】bianbu nas只加软路由的话,稳定进系统上电到网络正常通讯要多久?
【答疑11】这块在OMV上我们没有暂时还没投入优化,建议在Openwrt上会体验更好;
WRT镜像在这里:简介 | Bianbu Linux | 进迭时空开发者社区

【问题12】插一个问题,打上实时补丁之后想要修改启动参数,隔离cpu 2和3以及设置NO_HZ_FULL参数,应该修改哪个文件呢?
【答疑12】修改对应板级的dts文件,向bootargs参数中新增nohz_full=xxx and isolcpus=xxx参数。也可以直接进系统uboot shell,修改env 里面commonargs

【问题13】rscv vscodium(vscode) 远程开发环境搭建-稳定版能不能远程连接?我上次remote ssh提示我没有riscv版本的vscode-server rscv vscodium(vscode) 远程开发环境搭建
【答疑13】这个需要用 vscode的开源版本就可以正常的连接K1板子。

【问题14】我想要一款高性能的RV开发板,但不想要服务器形态的机器,问一下x100 core未来会出开发板吗或者PC机吗?x100 core未来会有开发板吗?
【答疑14】据不可靠消息,会有的,具体的形态应该还在定义,跟他们聊了一下,需要我们这些爱好者一起共创,目前看,一定是可以装进书包,随时可以开发的。

2.导入内部问题

【问题1】万能的群,我在刷 dcache 上遇到了一些问题,请教下有没有合适的代码可以参(抄)考(袭)一下呢?目标是 flush 或 inval 或 clean dcache 一段范围。
检查了写法是一致的,但运行时 kernel 会 panic,我对 riscv 不是很熟,看看有没有什么思路:编译时指定了:-march=rv64gcv_zicbom_zicboz_zicbop,Bianbu 2.0.4,kernel,start地址是 vir 的

【问题2】请问下按照 内核编译 | Bianbu | 进迭时空开发者社区 编译rt内核的时候出现的这个报错有人遇到过吗,测试了下如果使用默认k1_rt_defconfig进行编译可以成功得到deb包,如果去掉cpu freq cpu idle相关功能,就会报错

【问题3】大家好,想咨询下,bpi f3刷完bianbu之后,启用i2c,需要特别做什么设置么?我把带i2c的1602点阵屏连接到gpio指定管脚,但似乎屏幕上无法显示任何信息。

【问题4】我用这个工具烧zip格式,没有一次能开机

【问题5】这个贴没写 sd emmc ssd 应该各自下载哪一个,需要回去翻以前的下载,Bianbu支持双系统启动的镜像上线,欢迎体验测评!

【问题6】进迭有能插pcie x16的服务器出售吗?

【问题7】请问一下bianbu能通过lm-sensors看温度吗?

【问题8】CODE 的 makedown 发现一个bug, 首行前空格被删除!
CODE 的 makedown 发现一个bug, 首行前空格被删除!

三、优秀案例分享

1.Youtube

Bianbu Star v1.0.1 Banana Pi F3 RISC-V SpacemiT SBC

【bianbu robot】SpacemiT’s K1 RISC-V Chip Runs ROS2

Bianbu OS: Choose One, You Control Your System!

2.bilibili

在 RISCV 上运行 Tabby ,Tabby 上一个人工智能编程助手—Houge分享

Milk-V(M1) Jupiter Spacemit(R) X60 RISC-V 运行 Tabby ( Vulkan 后端 )

3.新增实例

milkv-jupiter spacemit m1 成功跑 searxng

四、新闻速递

连续三年!进迭时空入选“VENTURE50”年度双榜单

China’s SpacemiT develops 64-core RISC-V datacenter CPU — 12nm chip allegedly performs like a 10-year old Xen or Opteron but with higher core count